会员登录 | 注册
深入传统 立足时代 稳步前行——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审侧记
时间:2024年04月07日  来源:中国书协

    深入传统  立足时代  稳步前行

    ——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审侧记

     

    李刚田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的复评、终评工作于2024年2月25日至3月5日,在离北京市内近百公里的平谷金海湖畔进行。评审场地很开阔,设施完备,为评审工作提供了物质保证;场地的封闭性很强,又为评审工作提供了环境保证。二百余位评委、专家及工作人员经过了10天昼夜兼程、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圆满完成了评审任务。在座谈中,评委会主任孙晓云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而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的确,这是书法事业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去年秋季十三届国展征稿启事的发出,到最后展出、出版以及理论研究跟进,需历时约一年时间。国内外数万作者的积极参与与认真创作,中国书协三十几个团体会员单位组织创作、征集稿件进行初评,山西、浙江、河南三个承办展区的努力筹备等等。上下联动,群策群力,投入了这项工程。而当代书法四十余年探索发展的成果,社会文化大背景对展览形成的导向与支撑,书法界及社会各方面对这项活动的广泛参与密切关注,以及本届国展将对当代书坛产生的深远影响力等等,使十三届国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艺术系统工程。
    本届国展设立组织委员会。组委会下设评审机构,评审机构包括审议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审读委员会、监审委员会和学术媒体观察团。审议委员会负责对评审结果进行审定,产生各书体入展及进京展作品名额,以及对评审工作的全程观察,在每轮投票前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合议。评审委员会负责按照评审流程开展评审工作,审读委员会负责对作品的文本与文字进行审读,监审委员会负责对政治方向和业务方向的全面监督,确保参与评审人员依纪依规评审,学术媒体观察团负责深入考察评审工作,撰写学术文章,并进行客观报道。严谨的组织机构是圆满完成评审工作的组织保障,组委会领导下的五个不同职能的委员会相互支撑又相互补充,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组织框架。审议委员会由协会领导、主席团成员及相关专家组成。评委会按照书体分成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刻字7个评审组,各评审组的评审委员主体构成是各书体的专业委员会成员,评委都是在创作上曾获各种奖项、有专业影响力的优秀书法家,评委不但要个人创作优秀,而且要熟悉当代书法的发展历程,创作技法与形式的特征及审美走向,并了解全国各地书法创作的状况及有潜力的代表性书法家,具备创作经验、拥有专业信息、具有评审经验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确保评审的专业性与准确性。
    为确保十三届国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范评审工作行为,严肃评审工作纪律,特制定了严格的评审行为守则,每个评委都签下了承诺书。一百余位评委,10天的评审工作过程中,未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可以说是风清气正。参与评审的各委员会委员,认真签下的承诺书,是用自己的人格做出保证,这是一种高度的觉悟与自律,但只有“自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严格的“他律”,就是用规则来限制评委。评审工作要给每位评委充分独立表达个人意志的自由空间,但又要用制度的牢笼来制约每个人的越界违规行为,评委只能在具有规定性的空间中表现独立性,而不是任所欲为,从而确保了评审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评审工作现场严格把控,没有工作证件的人员不准进入,进入场地的评委及工作人员要收缴手机,强化了保密措施。评审工作分书体进行,每个书体的评审区及评委是相互隔离的,评审工作指南手册第一页就开门见山地写道:“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各书体分区独立评审。除所属委员会职能需要外,请勿参与其他书体现场评审。”这将评委的活动范围规定在本书体评审区内,各书体评审独立进行,互不干扰,各书体评委之间互不交流,这种规定大大减少了评委“出轨”的可能性,评审工作要一轮轮的投票,评委在每次投票前视必要要召开合议短会,每位评委充分表达意见,对候选作品不同风格形式等作出分析,并指出创作中的时风流弊。对评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从而规避投票中的偏差,通过合议交流,在评委相对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投票,投票时评委间不许交流,而且相互保证一定的距离,保证每个评委投票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可以说,十三届国展的评审纪律是历届国展中最为严谨的。
    这次评审的工作,制定了严密科学的流程。为了使评审更加准确,采用了多轮投票的方式,一轮一轮地筛选,以保证把最优秀的作品选出来。另外在技术方面也有许多革新,第一轮的投票工作量非常大,在往届国展作品的第一轮评选中,往往采用评委分组进行的方式,致使评委不能见到全部作品,本届国展第一轮投票,采用在大屏幕上展示作品高清图片的方式,既可使每个评委能见到全部作品,又能放大图片观察作品细节。在后期对原作的评审中,每件作品都贴上了独有的二维码,作品不显示编号,评委们用投票器扫二维码来决定作品的取舍上下,使作品的信息更加保密,评审工作更加快捷、准确。评委投票完成后把投票器交监委,由计算机计票统计,能迅速完成并避免了人工计票的误差。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评审工作中,使评审工作更加迅速、准确、保密。
    本届国展在历届国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下书法队伍发展及创作研究的实际,深入调研,参考其他兄弟协会的工作经验,有许多新的改革措施。其中最重大的改革是在中国书协的指导下,将稿件的征集及初评交各团体会员进行。再一点是十三届国展分三个展区展出,在中国书协统一协调指导下,由团体会员单位承办。其中山西展区展出行书和草书,浙江展区展出篆书、篆刻与刻字,河南展区展出隶书和楷书。三个展区共展出作品约1000件,并从中选取优秀作品约300件在北京展出。
    中国书协在平谷组织的十三届国展作品复评中,共收到各团体会员单位报送来的初评后非会员作品8389件,免初评中国书协会员作品8350件,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投稿181件。这种改革大大调动了各团体会员单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立足于基层,更深入广泛的组织发动十三届国展的创作。分三个展区展出使展览的传播更加广泛。在上下联动中,使团体会员单位增强了对全国书法创作宏观认识及把握,从而提升了国展的创作质量。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也使中国书协集中精力搞好入展作品的复评、终评工作,以及以十三届国展为典型案例,对当代书法创作队伍、创作势态以及未来发展作深入研究。
    国展体现着当代书法创作的包容性,多样性,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表现时代的主旋律。在突出书法艺术技法与形式表现的同时,把握好整个展览的思想深度文化高度,切实践行艺文兼备的精神。为保证展出作品文本、文字的正确无误,本届国展在十二届国展审读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新的举措。即审读委员与本书体的评审委员共同审读作品,提出问题,明辨是非正误,最终由本书体的评审委员通过独立投票决定作品的上下取舍。审读委员是以高校书法研究专家为主体,而评审委员是以优秀的书法家为主体,二者相结合,使参与审读者的知识结构更为多元,评判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双重视角,使评审在突出文化性的同时,更贴近当代书法创作的实际。同时也使评审流程中各项工作无缝衔接,避免在审读的环节中评审委员的闲置。实践证明这项改革举措是非常正确的,使审读工作更加务实有效,更加科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在审读工作中,相对来说,对篆、隶、楷三种书体审读时,审读委员发现与提出的问题较多,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在审读行书、草书时,评审委员提出的问题较多,相对发挥了主导作用,究其原因,对篆、隶、楷三种书体中所犯的错误多属知识性的,而行书、草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草法的正误及对创作中作者变化字形合理性的判断,审读委员与评审委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及关注重点有所差别,二者的结合使审读工作更加全面与务实。
    对文本的审读包括创作内容所用版本的核对,力求用最有权威的版本,及时发现指出作者的笔误及疏漏,还有对行文及语法的研读,不放过细节,有时几位专家在争议中逐渐使问题明晰而达成共识。还有一个文义是否优美、健康的问题,审读总的原则是既不放过明显错误,又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如对自作诗词格律问题,作者采用现代汉语四声的新韵而不合平水韵,采用允许、包容的立场。又如干支纪年的行文语法,在认真考察前人用语多样性的背景中,也采用包容的态度,一般不指为错误。
    对作品中的错字、别字、假借不妥的字认真审读、甄别研判。部分作者为求得作品的新奇以使形式动人,在选字、用字中猎奇求异,在历代流传的众多字形中,选怪异而不常见的字用,再加上随心所欲的夸张变形、增损易位的变化,其中篆刻、篆书、隶书中表现尤甚。一些作者古文字知识贫乏,犯了“因无知而无畏”低级错误。
    对书法创作用字来说,有时并非简单的、绝对的去确定正误,创作的不同书体、不同内容、不同的人都会影响到选字用字及判断正确的标准。书法创作中不但有真、草、隶、篆诸体,而且由地域、时代、创作者不同而风格纷呈,再加上近几十年不断有新的文字材资出土或被发现,被书法家取为书法创作的母本,所以对具体文字的正误判断要慎重。书法创作用字既要尊重文字的规律,保持文字的正确性、可识性,又要以表现书法美为要,而字形之美是书法美的基本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字形之美是选字用字另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对有争议的问题,非关键的问题一般采取宽容的态度,如同法律上的“疑罪从无”的原则。如有些字虽然有所本,但所本为前人就写错的字,如南北朝时期的许多所谓的“碑别字”,其实是错字或俗写,在这次审读中一般不被指为错字,但应该明白,这是作者文字功底不厚,盲目使用工具书所致。再如有些作品在写的长款中夹杂简化字(简化字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也不再要求返工,不强求文字绝对的“纯”,而求艺术形式的统一与完美。还有一些因取用互联网上的文本而出现的错误,或因盲目使用网上字库或工具书上的文字而出现的错误,究其根本,仍是作者文化素养与文字学功力欠缺所致。对于文本审读、文字审读,总的原则是既要判明正确、决定取舍,又要柔性操作,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因艺而伤文,又不能因文而损艺,作品艺文兼备、相辅相成,在文与艺的相互支撑、相互兼容中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完美。但对具体的问题需要用心甄别、讨论,既要保持创作中文本与文字的严肃性,又不可因“刚性执法”而伤及作者忘我创作中的激情,不可因对文字、文本的过度审读伤及了创作的“锐度”。
    “展览时代”书法创作,对作品形式的重视是必然的,但为了追求形式变化出新而以伤害文本、文义、文字的正确为代价,是不可取的。在本届国展的审读中,发现刻意的形式设计而无视文本、文义、文字的正确性表现较为明显,有些作者在正文后的题跋文字与正文毫无关联,文意不通,文笔低下,文字错误多发生在刻意设计的题跋中。这种为题跋而题跋,刻意追求形式变化而无视书法文化性的表现在创作中形成一种“流行风气”,在审读中是不予认可的。对于形式美问题,当下创作一方面应有较强的形式意识,对形式美理性的追求是当代创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要在自然书写中表现书法内在的韵律节奏与外在的形式美,中国书法艺术最高的境界是本真与自然,这是中华美学精神对书法艺术的定位。所以设计性、制作性不可取代书法的自然书写性。对这二者把握,表现着创作中的思想深度与对技巧驾驭的能力。整体上看,这次展览的作品没有过分装饰的所谓“展览体”,对时风有所改变。在本届国展征稿启事中写道:‘“倡导关注艺术本体、强化自然书写,提升创作质量。反对过分拼贴、包装、设计、做旧等形式制作。在评审中采取措施尽力规避书风雷同的现象。”这对创作者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书法创作在多年的探索、扬弃、积淀中推进,作者对过分形式化的问题已有了理性的认识,形式设计性隐蔽在作品的背后,而不是在前台表演,普遍重视在自然书写中表现形式美。如果把自然书写看作是文人书斋中书法的重要特征,那么形式表现是当下展览书法的必须,二者的兼容,可以说是古与今的兼容,是书法创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发展的结果。
    在评审中发现一些形制大致相同,带有模仿古代经典碑帖具有设计制作痕迹的作品。这些作品粗略看去尚可,细读则发现用笔僵死,形态板滞,毫无个人独立的艺术语言,并且在落款跋文中时见常识性的错误,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很肤浅的。这很可能是针对国展而举办的一些展前快速培训班或某些书法教育机构,在指导老师设计与示范下,由青年作者完成的作品。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与较强的辨识力。这种所谓的创作方式,其中蕴含着一种急功近利、甚至是投机取巧的心态,为完成一件能赢得选票的作品,运用设计制作手段或用电脑技术去模仿古人风格形式,完全无视书法创作的严肃性,抽空了书法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省略了学习书法漫长过程中对精神的陶冶、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修炼,缺失了在长期临池过程中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把书法创作变成一种设计与制作的技术,这是一种误人子弟的短期行为,是评委应该认真识别与抵制的。
    评审是成功的。经过评委们一轮又一轮的投票遴选,在各种书体入选的近千件作品中,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件作品都令人满意而没有遗憾,但整体看来确实是把最好的作品选出来了,作品表现着当代书法整体的创作水平、形式技法的特征及审美倾向。审读委员认真对文本、文字把关,评委认真甄别权衡、审慎投票,入选的作品虽然不能说在文字、文本方面完全没有错误处,但保证了作品没有严重的而不可原谅的问题存在。统览入选的近千件作品,体现了当代书法创作深入传统,立足当代、稳步前行的特点。与四年前的十二届国展作品相比较,其间没有大的起伏变化,但可以看到一批书法新秀在迅速成长,书法队伍在壮大,老作者仍保持着创作激情,在不断探索出新。创作中表现出对传统经典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深刻认识,技法与形式更加成熟与完美,创作中时风流弊及同质化现象明显弱化,入选作品的自然书写性加强,而刻意装饰与制作的风气渐渐减少。当代书法在稳步渐进。
    座谈中也有评委认为本届国展体现了对传统的进一步深入,而作品的表现性与时代感需要加强。这种看法是客观的。但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国展的专业定位、参与作者群体以及国展的评审方式决定了其创作审美特征。国展具有广泛的地域包容性与时代共性,在植根传统、表现中华美学精神的前提下,提倡风格形式的多样性。国展与单项展、各种主题展以及个人展览不同,国展严格的民主投票方式保证了集体意志的体现,评委个人意志最终要融化在集体意识中。国展作品突出表现着对经典的传承与时代精神的共性,这种共性又是由每件作品的个性共同构成的。当代书法创作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应与时代同频共振。但也不必刻意追所谓的“时代感”,“展览时代”的书法与“书斋时代”的书法自然会发生深刻的新变,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处在这个时代的模铸之中,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既是主观的追求,又在客观规律的规定性之中。时代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力,书法中的时代感,是书法家笔下的自然流露,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刻意追所谓的“时代感”,反而失去书法创作中的本真与自然。
    中国书协在十一届国展中提出“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十六字创作理念,是充满辩证关系的,每四个字有独立的内涵,十六个字相互之间又是互为支撑、互为因果而不可分割的。植根传统不是简单对传承样式的模仿与回归,而是要植根在深厚的、源远流长的传统之中,而生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树,开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花,这里对传统的承传是以创新为指向的。而植根传统四个字又是鼓励创新的定语,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适时新变,顺势生变,自然求变,而不是没有前提地割断历史而自作仓颉、天马行空。如没有植根传统作基础而一味高喊创新口号,则千奇百怪生矣,离中华美学精神远矣。
    中国书协近年举办的许多专业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深化书法内在文化性的重视,中国书协在提升创作队伍的文化素养及道德修养、重视作品的文化内涵方面推出了许多具体举措,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展览评审中增加对作品文本、文字的审读,从而带动当下书法创作对文本与文字正确性的重视。再如举办多届国学班对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的文化培训,针对书法教师培训的翰墨薪传工程的有序推进等,以及举办的一系列主题性展览,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注重形式表现的展览时代表现传统文化精神,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提升书法创作主体——人的传统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乃至人生价值观。当代书法重视技术,但更需要知识的厚度与思想的深度,如果再高一层次去认识,那就是要有艺术的境界与人格的境界。技术、思想、境界此三者缺一不可。书法走进展览时代,不是文化的减负与形式的张扬,而是从作品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的表现力两方面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审工作结束了。十三届国展将分三个展区分别在山西、浙江、河南展出,从中选出的300件精品将要进京展出。还有宣传报道、学术研究等等许多工作要做,工作层面需要总结与研究,以十三届国展为案例的当代书法创作的研究也要跟进。十三届国展在当下是书坛的新闻,但终将成为历史,当代书法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并经得住历史的验证,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