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王羲之(上)
时间:2015年02月10日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局部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君倩。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短的信。在大雪过后,天气转晴,问候朋友是否安好。 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王羲之的墨蹟至今已失传,这件书蹟是后人忠实的摹本,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本来的面貌。

  

 

 

  《妹至帖》

  释文: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耽之。

  王羲之《妹至帖》 摹本 纵25.3厘米 横5.3厘米

 

 

  《奉橘帖》

 

  《何如帖》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 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 当复悉来无由同 增慨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 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 赖寻复白羲之白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 不多得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鉤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用的就是这件书蹟的典故。开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諮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从六世纪南朝时期以来,歷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当时将零散的书蹟裱背成一定长度的手卷,后来辗转流传,遭割裂重装,已不復原貌。这卷书蹟是用双鉤廓填的方式,复製了三件王羲之短札。《平安帖》行书兼草书,信中提到的“脩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如“复”字,三帖出现四次,《平安》中“当復”之“復”为草书,《何如》帖中三个“復”字都是行书,《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何如帖》较端整,三个“復”字,而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笔锋几经转折,并露出贼毫,“未”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其他如“白”、“奉”等字。也是变化不一。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前二帖略见於褚遂良《右军书目》。《平安如何》二帖前尚有萧梁时代鑑书人徐僧权、唐怀充二人的“僧权”、“怀充”押署,故此帖鉤摹的上限,可能在梁隋之际,亦未可知。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駙马都尉李瑋家,尚有“李瑋图书”收藏印。后入宣和内府。再绍兴内府,明清為项元汴,及京口张氏(张覲辰、张玉裁、张孝思)笪重光等所藏。入清内府,未受重视,《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列次等,《三希堂法帖》亦未收入。惟古法帖為《宝晋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帖》、《墨池堂帖》等均曾摹刻,而次序各异。现藏故宫博物院,先后收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墨跡》,《故宫歷代法书全集》;及二玄社精印。存真卷行於世。

 

 

  《得示帖》

 

  《二谢帖》

 

  《丧乱得示二谢帖》

 

  《丧乱帖》

《丧乱得示二谢帖》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本纸右端钤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历敕定"朱文印。原帖为卷子,现改装为轴,为"丧乱帖"、"二谢帖"和"得示帖"三通尺牍合装。2006年3月来上海博物馆展出。

 

  《丧乱帖》 八行、 《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日人有总称为《丧乱帖》者。日本学者内藤乾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二谢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侧,有一‘珍’小字押署。‘珍’即梁朝鉴赏家姚怀珍。此帖右端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钤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一玺中正,上下二玺右斜,显示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为帝室宝藏。’

  此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杨守敬首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入,则在一九三四年以后。

  《丧乱帖》面目近于《频有哀祸帖》,然转折更为圆活流纵,字侧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间而出,至纸末行笔更为快疾。可以想见作者当时啜泣难止、极度悲痛之情状。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

  奈何奈何!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

  首顿首。

  王羲之《得示帖》摹本, 纸本。纵28.7厘米。4行,32字。行草书。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此帖与

  《丧乱帖》、《二谢帖》共一纸。

  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

  王羲之顿首。

  《二谢帖》和《得示帖》、《丧乱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5行,行草书。

 

  释文: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十七帖》

 

  《十七帖》局部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释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 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 具示复数字,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 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

 

  等(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 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 示致意计与足下别十六年于今虽 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 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

  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 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 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 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

  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知足下行至吴念违 离不可居叔当西耶 迟知问 瞻近无缘省苦(告)但有悲叹

  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 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 果言苦(告)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 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

  还具示问 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 朱处仁今所在往得其 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

  其书可令必达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 常佳此大庆也想复愚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 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

  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 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 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 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 也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 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 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 之至,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

  奇杨(扬)雄蜀都左太冲三 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 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 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

  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 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 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 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 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 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 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

  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 知足下情至 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一一),时州将桓 公告

  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 弈外任(住)数书问无他仁 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 严君平司马相如杨(扬)子云 皆有后不

  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 永兴居去此七十也吾在 官诸理极差顷比复匆匆 来示云与其婢问来信 □不得也

  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 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使得至彼今内外 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 情至委曲故具示

  云谯周有孙□高尚不 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 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 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

  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 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 者不欲因摹取当可 得不信具告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

  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 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 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具(一一)

  往在都见诸葛显曾具 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 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具(一一) 示为欲广异闻

  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 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 须知足下谓顷服食方回 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

  卿以当一笑 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 致 青李 来禽 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 不生

  樱桃 日给滕 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 胡桃皆生也吾笃喜

  种果今在田里唯以此 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 子者大惠也,知彼清晏岁丰又所 出有无一乡故是名处

  且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 不游目虞安吉者昔与共事 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 前过云与足下中表 不

  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 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 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 故远及

  敕 付直弘文馆 臣解无畏勒 充馆本 臣褚遂良校 无失 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