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书协2024年度学术工坊“时代追问:精神·文脉·创变”在北京举办。此次活动以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为研究样本,设置“中国书法的时代审美”“文与艺的辩证”“经典与创变”三个议题。发问环节邀请中国书协专项课题小组成员,主要针对两次展览梳理出书法人较为关心的创作方面的现象与问题,并进一步追问。对谈环节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书家代表,就“时代精神的体现”“艺文兼备的方法”“创变实践的路径”等方面进行答辩,回应发问人的问题。评议环节邀请专家在对谈的基础上,就年度主题多视角切入,对新时代的书法创作进行综合学术思考。
主题阐释
李昕在解读工坊主题时谈到,“精神、文脉、创变”是三位一体的有机关系,它们共同陶铸中国书法的深厚底蕴和传统文化精神。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法更需要体现文化的承载与底蕴。常为业界提起的书家主体精神缺失、学养不足、盲目跟从等现象和问题,要理性认知,持续发力。要坚持经典意识、时代立场,中国书法的时代审美,在于梳理历代经典谱系传承的变与不变,不变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书法发展的核心属性;变的是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对经典的再阐发及其艺术表现,这些内容为我们提供更多认识传统经典的视角和创变思路的借鉴。书家要守正创新,敬畏传统,尊崇经典,尊重规律,立足构建书法的中国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考察经典生发流变的土壤,明晰笔墨生成所依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以自身学养与识见聚焦经典内核,回答好创作的时代命题。
议题一:中国书法的时代审美
张冰从当代书法艺术创作问题切入,认为当前对古代书法时代审美的认知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譬如取法过于聚焦某一种类型书风、片面强化某种审美形态、僵化考量艺术层面的嬗变等等,其表现在书写实践中即如:取法视野狭窄、模式化现象严重、刻意地生硬嫁接等。更进一步,对时代审美的认知需要明确三个核心问题:动态发展、多面向与综合性、与人文环境密切关联。时代审美自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嬗变系统,其中是一种自内而外与自外而内、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充分反映书法发展在自律与他律之间,不断调适而形成的多元性、流动性以及综合性。最后,从中国书法时代审美的动态变化能够为当代书法艺术创作提供哪些直接的帮助,和当代书法创作发展的主导趋势如何两个方面进行发问。
对谈人薛龙春根据上述提出的现象谈到,中国书法时代审美的动态变化体现出了经典传承的多样性与多面性,其多样性是趣味的、形式的、风格的,但这些总是和一定时代的社会趣尚、物质环境、范本条件以及书写主体对此的思考与回应紧密相关,这些多元的阐释与表现方式可以为当代书法艺术创作提供很多帮助。如何从经典的回望中获得灵感与表现力,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但文化思考的缺席必定使我们的所谓创造变得浅陋。当代书法发展的主导趋势不可能是规划性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书家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不断追求深度。深度既与长时间的技巧深耕有关(洗练),也与前述的文化思考有关(见识),这很考验一位书家的独立见解与表达能力。
评议人李刚田将中国书法的时代审美置身于当代书法四十余年发展繁荣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他表示,国展、兰亭展评审之前并没有对创作具体风格导向作出设定,每次最后呈现出的创作风格导向是根据入选作品的风格趋向总结、梳理出来的。国展、兰亭展基本反映出当代书法创作的时代共性。时代精神的表现应该是丰富的、全方位的、多样化并充满活力的。不深入传统就不懂得什么是书法,不解脱模式桎梏就进入不了创作,不努力突破前人的既成模式就没有艺术创作的生命活力,不守住书法、篆刻的边界与底线就会在探索中使书法、篆刻艺术变异甚至消亡。当代“艺文兼备”的创作既与“书斋时代”的文人书法有区别,又不是展厅中所谓的纯粹“视觉艺术”。既要关心“写什么”,又要思考“如何写”,艺与文并重、形式与内容并重、弘扬传统与彰显时代并重,是新时期书法“守正创新”的新课题。书法走进展览时代,不是文化的减负与形式的张扬,而是在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的两个方面,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议题二:文与艺的辩证
董倚桥从书法艺术的文化属性谈起,介绍了八届兰亭奖的审读工作。谈到审读对象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文字的正确性、文本的规范性、形式的合理性以及艺术的思想性。审读工作是以文献资料为基本支撑,避免经验性判断;以小组审议、专家审校为审读方式,避免标准不一。审读是一个既要讲究严肃严谨,又要讲究高度专业性和广泛包容性的一项工作。设置审读的初衷是提倡书法作者重视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文促艺,艺文兼备。关于创作中提倡使用自作诗文,董倚桥谈道,这是提倡艺文兼备的一种途径。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审读工作,以此推动艺文兼备,促进书法艺术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审读不是只挑错字,去束缚作者的艺术发挥、遏制书法艺术的创作。而是要去证明作者的正确性、合理性。他从审读流程、审读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创作者的自审和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等方面提出问题。
对谈人张胜伟从进一步加强审读专家力量、进一步确立审读目的和导向、重视审读的技术创新、培养作者自主审读能力四个方面解答如何完善审读流程、审读人员的配备问题。他认为,需要挖掘文化素养和书法创作“双优”的审读专门人才。关于创作者自审的相关建议,张胜伟从正确认识、积极面对,用心治艺、精益求精,涵养学识、艺道并进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表示,审读能保护书法展览的文化品质,督促作者提升文化素养,无论对书法文化发展大局,还是对每个作者的进步成长,都有积极意义。作者对此用心推敲,正是“文心”的体现,也说明作者具备精品意识。
叶培贵在评议时从文与艺的辩证关系中深入阐释了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他认为,对“文”的理解需要去表面化,从微观或短时段来看,与近百年文化变迁有关;从宏观或者长时段来说,则更深刻地关乎书法的文化传承发展问题。近代巨变导致文化发展问题上出现古今、中西之辨,“文”不仅仅是文字、文本问题,更是文化问题,是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扬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问题。这需要从基础做起,也就是重视一般的文字、文本审读,可避免浮于作品表面的硬伤;更根本的是要鼓励和引导作者进入生活、深入历史、扎根人民,由此形成更深层次的本土文化感悟,建构更加贴近历史文化和时代生活的创作基础。
议题三:经典与创变
杨勇通过分析十三届国展、八届兰亭奖入展作品,指出当代书法创作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取法经典,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取法对象相对集中;二是部分作品明显受时风影响。他发出“随着‘经典’学习的深入,应该产生‘创变’,为何没有产生这样的局面”的疑问,并认为需要从拓宽取法路径和由聚焦展厅到深入社会人文两方面切入以解决创变乏力的问题:一是近几十年来,出土的大量简牍、墓志,对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资借鉴的范本;二是中国书协先后策划了一系列大型主题展览,引导当代书家在创作的同时,关注时代命题,深入社会生活,进而倡导书坛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当代书法的发展,需要“精神”的高蹈,需要“文脉”的传承,也需要“创变”意义上多元书法风格的生成。杨勇分别从三位对谈人擅长领域出发提出了关于取法经典与实现创变的具体问题。
程志宏针对如何摒除取法唐楷的刻板、僵化之气,在创作中解决由临摹到创变的问题时,从自身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首先,要克服固有观念,对经典重新认知。尊重经典是尊重经典中所蕴含的规律,而不是某件范本。其次,“古”不应该是具象化的某一家、某一帖,而是在这一体系中去粗取精,对所学进行辨识和完善。转换到创作实践中,就是在日常书写时将学到的用笔、结字、章法、气息能够不假思索地自如运用。
陈伟针对如何在创作中融合章草、今草的方法进行分享。首先,在日常学习中,以二王小行书和今草为主,有了一定的行草书基础后,再结合章草学习更有优势。其次,需要收集章草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史论方面的内容,并将历代章草进行分类对比。同时留心于收集新出土或新发现的章草资料,如简牍、帛书、残纸、唐人写经章草墨迹等。这些章草墨迹,笔意清晰,直逼晋人二王笔法,用唐人笔法去临晋人刻帖章草,更便于笔法转换。书法的学习与创新,是建立在“学古”基础上的,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蒋奎介绍了自己学董其昌如何“拓而为大”的经验。学习时重点以董其昌的书法代表作为主,临写了董其昌的大字作品,但是仅仅学习董其昌作品会出现“气弱”的问题,所以还需要以系统的观念去理解和学习,开阔思路和视野。关于小字到大字的技法转化问题,二者之间重要的区别是用小字的笔法写大字,还是真的用写大字的方法。他从用笔、结构、墨色、节奏等方面介绍了具体的方法。
评议环节,白谦慎从经典和创变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他认为,经典和创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可以永远讨论下去的问题。经典本身是流动的,不会一成不变。它的流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后世的杰作不断加入已经建立的经典,二是不同时代对既有的经典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书法的传统如此强大,成功的创变,不可能和经典无关,而且成功的创变最终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对于与核心经典拉开距离的、可能产生争议的作品,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相关问题。他列举了杨维桢、黄道周、王铎、吴昌硕、康有为、齐白石、袁克文等书家的创变现象,虽然与经典范本拉开了距离,但依然被历史承认。面对众声喧哗的书法生态,书家要见仁见智、理性看待。严肃的思考总比不思考好,真诚的争论也比不争论更健康,以此鼓励当代书家进行创变。期待我们这个时代产生具有代表性的创变,能被后世接受,成为经典。
评议人丛文俊认为,本次工坊主题中的“精神”主要指经典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文脉”主要指文字、书体、文辞内容;而“创变”的内容则反映在作品上,其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在对传统书法审美和理论认知与衔接的分析时,丛文俊从三个方面深层次地评议了经典与创变之间的关系。在“艺文兼备和以文发书”方面,他认为,倡导艺文兼备已颇见成效,接下来还要看古人的作法。好的作品在于达性抒情,展示作者的精神世界,作者需要有一个想象的空间,格物兴怀,其大美的本质尽在于此。而针对“临帖不似与借鉴无方”的问题时,他从目前临帖的问题中生发出古代笔法、笔势、笔意三者的关系,并进一步阐释当代创作中三者不可偏废的原因。关于“心无所主,故多从俗”的现象,他提出作为当代人,不应该时刻被古人束缚,要心有所主、心有所动,用心去感悟力的美感价值,骨力在心里打动自己,才能假笔转心,写出生动的力量之美与变化。虽世殊事异,而人心恒常,循此途临帖、出帖,个性自然有成。
学术小结
叶培贵作学术小结表示,本次学术工坊有三大特点:话题十分严肃、真诚,敢于直面问题;交流具有包容性,答案不是唯一;问题深入而辩证,微观与宏观角度思考兼具。同时,活动中也聚焦到了关键问题:普遍聚焦书法取法范围狭窄、风格单一,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向社会具体解答了审读工作的相关问题;从微观的书法风格创作上探寻“创变”的途径。整个活动关注了“时代追问”主题中的三个具体问题,由内而外地观照书法的大时代。学术工坊中反思的问题不是为了简单地批判,而是为了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书协努力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书法事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果。如果我们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设定有序目标,就会形成特有的专业优势,我们的组织优势也会得到强有力的支撑。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运用我们的智慧,共同构建起具有深厚本土文化基础、充满时代活力和气象的书法生态,使书法成为我们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